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寿县举办
作者: 赵鸿冰发布时间:2019-12-16点击次数:803

 12月14日至15日,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寿县举办。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主持开幕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致欢迎辞,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淮南市政协主席蔡宜骅,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胡春华,县领导程俊华、孙业成、李琼等出席开幕式。
  虞爱华在主持开幕式时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要把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和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一要研究和弘扬民为邦本的民本文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真正把全面小康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二要研究和弘扬不屈不挠的奋斗文化,面对困难而自强不息、面对挑战而自强不息,在愈难愈干、愈战愈勇中闯出发展新路,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三要研究和弘扬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继续保持海纳百川的胸襟,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此引领创新、倒逼改革、催生动能、促进合作。四要研究和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文化,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敢于战风险、涉险滩、动奶酪、打硬仗,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五要研究和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一步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六要研究和弘扬顾全大局的奉献文化,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牺牲,为高质量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更大贡献。
  沈强在致辞中指出,回望昨天,淮南历史悠久,一代代劳动人民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包容兼蓄、深沉厚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淮河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已孕育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放眼今天,淮南守正创新,坚持古为今用,在学习、研究、应用淮河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力实践、有效工作,做到了展示文化有平台、传承文脉有品牌、文创精品有突破、发展产业有政策、文旅融合有抓手,正塑造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传承地。畅想明天,淮南与时俱进,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淮河文化研究,发展淮河文化经济,优化淮河文化生态,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实现淮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打造成为淮河文化的重要转化地,真正使淮河成为生态之河、文化之河、财富之河、幸福之河。
  陆先高在致辞中指出,举办首届淮河文化论坛,是安徽省委和光明日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实践,是一次高端的思想碰撞。开展淮河文化研究,要提高对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增强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注重对淮河文化当代性的关注,让淮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此次论坛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社科联、中共淮南市委承办。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社科理论专家、著名高校学者围绕“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淮河文化与‘中国之治’的文化支撑”“《淮南子》与淮河文化”“历史时期淮河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前往寿县古城、寿春楚文化博物馆、寿州孔庙、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豆腐主题文化园,实地考察了淮河文化。 

lt.jpg

 

lt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