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大爷” 臂膀如山爱如海
作者: 吴燕笋发布时间:2018-01-31点击次数:1611

一名普通农民,孑然一生,至今未娶,他倾尽毕生心血,只为精心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哥哥留下的5个孩子,为侄子、侄女组建家庭后,又为他们把孩子带大,虽然家庭清贫,但是他却用如山的父爱守护着家庭,为亲人们遮风避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美德,他也被人们尊称为“最美乡村大爷”。   

 

   

刘福明和侄孙侄孙女在一起(图片由本人提供)

 

  雪上加霜 独自撑起一个家 

  “最美乡村大爷”叫刘福明,家住寿县堰口镇八沟村,今年已经64岁了,是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福明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由于地处偏僻、家境贫寒,除了干农活,刘福明就在本村的九槐小学做些零工,用来贴补家用。

  在他的父亲去世不久后,1990年,大哥也去世了,大嫂改嫁外地,从此杳无音信,留下5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4岁。面对上有72岁年老体弱的老母亲,下有5个未成年的孩子,刘福明感到了深深的压力,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无怨无悔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他辞去九槐小学的工作,默默地照顾老母亲,抚养五个孩子,尽心尽力地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空,任由青丝变成白发。

  由于家里穷,刘福明一直没有结婚。当时,他打零工攒了点儿钱,本打算留待自己结婚办事时使用,可是自从抚养哥哥遗留下的孩子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给他介绍对象了。就这样,刘福明一直到现在还是单身,但是他没有怨言,始终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侄儿、侄女身上,就像父亲一样深深疼爱着他们。

  拼尽全力 只为责任与爱 

  为了让全家人吃饱饭,他和二侄女承担起了家里十几亩地所有的农活。那时,没有机器,所有农户都靠着人力完成。为了有一些好收成,他每天起早贪黑,只为多打一些粮食。由于负担重,家庭收入少,原先攒的一点钱也都花光了。每到农闲季节,刘福明就步行十几里路到集市上,看到有农户卖瘦牛的就买回家精心饲养,待到牛养肥后,再拉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对于刘福明来说,最难的就是侄子和侄女的婚姻问题。1995年,为了给大侄子结婚,他把养牛攒的钱全部拿出来,花了2万元在江黄街上买了两间瓦房,但还需要8万元才能结婚。当时的8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刘福明无奈之下只好向亲戚、邻居开口借钱,出于对刘福明的钦佩和信任,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很快为他侄子凑齐了结婚用的钱,但同时也给刘福明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刘福明说,为了还上这些钱,他省吃俭用,稍微有一点余钱就赶忙去还上,这些年才刚刚还清。

  最让刘福明操心的还是小侄子,小侄子虽然身强体壮,不笨不傻,但却是个聋哑人。老刘心里想着,大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孩子,只有把小侄子安顿好了,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大哥。

  老刘整天打听,托亲访友四处为小侄子张罗对象。终于打听到邻村有个年龄相当的姑娘,小时候生了病,长年吃药,而且智力残障,不能干体力活,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两个人结了婚压力肯定更大。”周围的邻居都在替刘福明担心,可是他憨笑着说:只要孩子能成家,农活我可以多做一些。

  为了给小侄子结婚,刘福明又给孩子盖新房送彩礼。就这样,刘福明硬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先后把孩子们养大成人,并安家立业,还为母亲养老送终。

   父爱如山 为家燃起希望 

  小侄子结婚后,先后育有一儿一女。由于侄子、侄媳妇不能正常照顾两个孩子,刘福明就又成了全职保姆。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不足月,只有三斤六两重,老刘整晚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按时喂食,有时候一个晚上要起来十几次,基本就没有睡过完整觉。

  虽然照顾婴儿对老刘来说是头一次,但是他爱琢磨、爱请教,在周围邻居的帮助下,很快就成了带孩子的“高手”。冲牛奶,洗尿布,按时带去医院给孩子打预防针,晚上还要带孩子睡觉,在老刘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一天天长大,这让全家人都特别高兴。带第二个侄孙女时,刘福明已经是驾轻就熟,不管哪一项工作,他都做得有模有样。现在侄孙已经上小学,侄孙女也9个月大了,两个孩子健康又可爱。

  这么多年过去,刘福明为家庭付出的一切,几个孩子都看在眼里。外出打工和住在县城的其他侄子、侄女,都对刘福明非常孝顺,经常回到家中看望他,给他买衣服,给孩子买吃的,还会给他一些钱贴补家用,这让老刘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也让他自己十分自豪。现在,老刘的日子已经好了许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小侄子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让这个家庭燃起更大的希望。

  记者手记: 

  刘福明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勤劳、善良、责任与爱,他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农民最真诚最质朴的情怀,他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用宽厚的臂膀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用爱筑造了遮风避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