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仰正
作者: 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1-20点击次数:5709

吕仰正.JPG

                                                 

    寿县寿春镇有这么一位共产党员,他叫吕仰正,今年81岁。1992年以前,曾任县委党校副校长,在职期间,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退下来之后,一直在党的事业上发挥着余热。

  2005年6月,由于双牌坊小区组织不健全,有党员无组织等问题日益突出,经寿春镇党委和新民社区党总支研究,在该小区成立双牌坊小区党支部。由于吕老担任党校领导职务多年,对党建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由党员推荐,镇党委和新民社区党总支考察,一致同意选举吕仰正同志为支部书记,老人欣然接受。支部没有活动场所,吕老就将自家仅20余平方米的客厅作为支部会议室,占地10余平方米的厨房成了党员的棋牌娱乐室。学习资料紧缺,他组织支委成员自己掏腰包订阅《江淮》、《黄山松》等报刊杂志。

  “活到老,学到老”是吕老始终追求的目标。他坚持把党员学习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在学习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学习方式上,以自学为主,要求党员们理论结合实际,相互交流讨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做学习笔记;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支部学习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大会。吕仰正书记每天坚持看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关于对党的新思想新政策解读和分析,几年来学习笔记已有47000多字,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0多篇。他在支部会议上与其他老党员共同交流,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对少数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他会组织支委成员担任辅导员,登门送学,以此保证支部每位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老人抓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机,在支部会议上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公开承诺,引导广大党员争作政策宣传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社区稳定维护员。为增强党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支部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定期编辑《夕阳红专刊》,印发给每位党员。

  自支部成立以来,共编印26期,丰富了支部党员们的组织生活。在吕老尽职尽业精神的感召下,2006年,党校81岁退体职工徐德来,递交了入党申请,2007年获得批准;刘志传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战士,在吕老影响下,2008年写了入党申请,今年“七一”之前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当看到不少孩子迷恋上网时,吕老心急如焚,他主动召集了一批老党员,组成了网吧义务监督员,每天巡视在城区的各家网吧,遇有未成年学生在上网,便不厌其烦地上前劝说,如有认识的还告知其家长。同时,为了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迷恋网络的后果,他还写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专题文章,散发给小区内的在校学生。为了能使监督更有力度,他还给政府递交了一份“倡议书”,对政府如何管理好网吧献计献策。

  吕老热心为群众做好事,带领老党员们发挥余热。吕老居住在大卫巷东侧的一栋楼,原居住着党校拆迁返还的职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们迁出迁入频繁,人员结构较复杂,再加上没有物业管理,居民之间纠纷多了,环境恶化了。这时的吕老总是主动出面,对邻里的争吵,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会化干戈为玉帛;下水道不通了,他组织居民筹资6000元,清淤、排污、维修;对小区里乱倒乱扔的居民,他会耐心地教育;对影响环境的垃圾,他会亲自清扫。居民们无不被他的公德心和正义感所折服,人们都亲切地喊他为“楼长”。吕仰正还组织老党员们结对帮扶贫困户,为他们的脱贫致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凭着自己熟人多,路子广,吕老在做通下岗职工孙乃江的思想工作以后,为其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且出资让其妻到菜市贩卖蔬菜。现在孙乃江一家不仅衣食无忧,还供养着女儿读完了大学。

  支部成立以来,在吕仰正的带领下,老党员们共结对帮扶了53户贫困家庭,其中49户已基本脱贫。在今年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居民们联名赠送党支部一面锦旗:“无私奉献乐悠悠,琐事朝朝自带头。夕照青山松不老,晚霞辉映社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