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05点击次数:1243 |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传出重要信息:从今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将加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评选力度,同时探索评选全国文明县城,推动创建工作从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向县级市和县城延伸,努力构建全面覆盖大中小城市的创建格局。这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向基层拓展的重大信号,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向城乡一体推进的重要变化。服务省委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战略任务,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一以贯之,以优秀答卷在描绘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宏伟蓝图中大展身手。
坚定目标,在建设强省中攀高比强。争创全面小康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县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县市是一级重要的行政区划、具有完备的行政功能,县域经济占有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并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安徽有6县市入榜。除没有入围的巢湖市之外,上榜的6县市之中,宁国市、肥西县、当涂县、天长市都是全国县级提名城市。事实证明,县和县级市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小老虎,又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战场;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又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文明,则全省文明。深化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已经成为文明创建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面临新任务新要求,安徽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文明强县建设助推三个强省建设。
坚固根本,在引领风尚中育人塑风。争创崇德向善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文明风尚是魂,核心价值是根。有风尚的城市有理想,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才能点燃人们圆梦中华、出彩人生的奋斗激情,这就是一个地方所能给予人们的那种归属感、自豪感、成就感。有风尚的城市有价值,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正能量是主基调,价值观是主旋律,叫响核心价值、融入生活场景、成为行动自觉,让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从。有风尚的城市有自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一个地方就会有巩固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群众就高兴,人民就自信。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既要见事见物、更要见思想见精神,必须用思想的“总开关”把牢人生“大航向”、用社会“新风尚”吹散空中“毒雾霾”,用惠民“大礼包”增强群众“获得感”。
坚守文脉,在以文化城中传承造化。争创文化厚重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既要注重建筑风貌的特色符号,展示地方建筑艺术之美;又要彰显文化生活的气度风韵,展示地方文化样式之美。破解千城一面的审美疲劳,破除钢筋水泥的森林造型,用皖风徽韵造就建筑神韵。文明城市从传承造化中展现历史文化,从传神写照中解构时代文明,拆真古迹、建假古董、搞山寨版,无疑是断了安徽文脉之本,绝了安徽文明之源。我省南北差异大,各县市都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有色彩格调之美不胜收,有建筑架构之巧夺天工,安徽文化自信正源于安徽文脉自强。根植安徽大地,以黄梅戏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以徽州民居为代表的建筑艺术,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是拆不掉的文化地标、推不倒的艺术牌坊,凝聚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丰富着家国情怀的灵魂守望。县级文明城市创建,要致力于让文化动起来,让艺术舞起来,让群众乐起来,让生活美起来,城乡面貌出新出彩,群众生活丰富多彩,美好安徽增光添彩。
坚实底线,在惠风和畅中人谐城和。争创和谐宜居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活的舒适度融入规划建设管理之中。人是城的核心,城为人而生;城是人的良心,人为城而来。中央文明办今年在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中,将把规划建设水平作为重要评价标准,规划不科学,平面不协调,风貌不连贯,文脉不延续等都将成为考核的失分要素。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讲的是能力知识,讲的是眼光见识,讲的是革新胆识。粗放式、低层次、突击化是当前我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短板。农贸市场、生活小区、设施设备、交通出行、治安安全、旱厕改造处处涉及民生福祉,到处都有薄弱环节,高标整治、改进提升刻不容缓。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农村创建,有的地方已经走在城市创建前面,乡比城美已非偶然,城乡共美当是必然。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取得的效果,为我省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坚强组织,在齐抓共管中荣辱与共。争创人民满意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必须统起来抓、分开来做,齐抓抓得好、共管管得住。一把手主抓、一竿子到底、一盘棋统筹是安徽创建的最大优势,各地方各单位的领导价值就是测评分值;城乡居民是创建的主体力量,群众参与支持满意是文明创建的最大依靠,群众价值就是测评分值;先进分子和英模群体是一个地方道德标尺,典型价值就是测评分值。没有与创建无关的人,也没有与创建无关的事。人人皆关文明形象,事事皆关文明程度,处处皆关文明评价。人的问题、事的问题,都以效果导向为准绳,城乡文明的程度来自于解决问题的力度。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是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着力点都在涵育人的文明。人的文明就是城的文明,文明城育文明人,文明人建文明城。无论是材料审核还是问卷调查,一条基本的轴线,都是围绕人的文明展开。城的文明体,说到底,是人的荣辱共同体。
坚决应对,在把握机遇中抢占先机。争创一马当先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首轮大考的终点线决定各省在全国大坐标中的位次。目前,全国1927个县级市和县,只有张家港、绥芬河、满州里、库尔勒、石河子、济源6个县级市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分布在东部和东北、西北边疆,内陆省份与东南沿海几乎付之阙如,只有中部河南省率先起步,济源市在上届评选拔得头筹。我省当涂县、天长市、巢湖市、肥西县、宁国市作为本届县级提名城市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将有机会与全国其它157个县级提名城市同场竞技,一较高下。按照好中选优原则,中央文明办将分配参评城市数量。这是安徽县级文明城市开辟文明新天地的第一仗,无论哪个县市参加,也无论几个县市参加,首战全胜是唯一选项,必须把入场券变成“金腰带”。从当前我省5个县市的备战看,各家都有问鼎实力,谁丧失战机、贻误胜机,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文明不会缺席,创建不会缺位。让我们齐心创造文明生活,共同建设文明家园,奋力在闯出新路中留下安徽文明战线的踏石之印、打铁之痕。